2016年2月14日 星期日

台灣非暴力運動的教父 ─林哲夫的故事(下)

林哲夫教授
台灣非暴力運動的教父()
林哲夫教授的故事
楊遠薰

 1988年,台灣終於解嚴,TURM 訓練營因此遷回台灣,在台南新化口埤教會舉行。費爾博士親自到台灣授課,一共培訓了九十多名學員,創下該訓練營成立以來學員最多的一年。
那年年底,TURM 的原住民學員受到加拿大聯合教會向加國原住民道歉的啟發,決定進行一項還台灣原住民公義的行動。他們在1231日將嘉義市火車站前的吳鳳銅像拉了下來,當場毀壞。一時,所有媒體競相報導,震撼全台灣。

受此事件影響,隔(1989)228日,台灣第一座228 紀念碑在嘉義市豎立起來。31日,「吳鳳鄉」正式改名為「阿里山鄉」。同年九月,台灣的教科書刪除吳鳳捨生取義的愚民故事。自此,社會公義在台灣開始受到矚目。

這些成果顯然帶給  TURM 師生許多鼓勵,但費爾博士卻因此再度被國民黨政府強制出境。
「有趣的是費爾博士離台後,」林哲夫微笑地說:「他的太太唐納羅芙(Donna Loft) 與女兒接著來台,繼續負責台灣  URM 的訓練課程,延續費爾博士的志業。」

費爾博士(Dr. Edgar File) 與林哲夫教授
九十年代,台灣  URM 學員大幅增加 ,涵蓋牧師、勞工、農民、漁民、原住民、婦運人士、環保人士、公職人員、民意代表等各階層與各族群。他們在結業後,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認真耕耘草根組織,然後帶領弱勢族群走上街頭,從事理性和平的抗爭。這些深具行動力與影響力的台灣  URM 學員被媒體稱為「街頭聖戰士」,而費爾博士與林哲夫教授則在無形中成為台灣街頭運動者的教父。
3
進入九十年代,林哲夫又跨進一個新領域,那就是非暴力抗爭。
1990年二月,林哲夫經台灣獨立聯盟( WUFI)主席張燦鍙介紹,到美國波士頓參加一項由哈佛大學教授吉恩夏普博士(Dr. Gene Sharp)主持的「非暴力制裁(Non-Violence Sanction) 」國際會議。

吉恩夏普博士為一斐聲國際的社會學者,畢業於英國牛津大學,應聘到美國哈佛大學,成立並主持愛因斯坦研究所。其著作以《非暴力行動政治學》與《從獨裁到民主》最為著名,被奉為非暴力制裁的圭臬,影響全球既深且遠。

夏普博士在《非暴力行動政治學》一書裡,詳細闡述198種「公民防衛術(Civilian-Based Defense,簡稱CBD)」,教導手無寸鐵的民眾如何以非暴力的方式對抗強而有力的獨裁政權。結果,立陶宛等波羅的海三小國、烏克蘭、塞爾維亞與緬甸等國家紛紛在八、九十年代應用這套公民防衛術對抗強權,或爭取到國家獨立或促使獨裁者讓步,夏普博士因此聲名大噪,成為非暴力運動理論的宗師。
吉恩夏普博士(Dr. Gene Sharp)
林哲夫來自弱勢族群,向來感嘆赤手空拳的台灣人難以與坐擁龐大資源的國民黨政權對抗,亦對日益掘起的中國霸權深感憂心,因此懷著取經的精神,前往波士頓學習。

他註冊後,便開始翻閱吉恩夏普的著作。一讀到「非暴力運動是愛,不是恨;是主動,不是被動;是挑戰不義,而不是要傷害執行不義者;是自我受苦,而不是要殘害對方;是公開,不是祕密」時,他不禁在心裡吶喊道:「這豈不正是我所長期追求的理想?」

既入寶山,豈能空手而歸?他如此想著,便開始思索如何將這套公民防衛術引到台灣。首先,他邀請夏普博士到台灣演講,但大師的行程早已排滿,兩三年內無法到台灣。

其次,他與其他的學員展開密切的互動。那次參加會議的有幾數位來自美國賓州一帶,屬貴格會(Quakers) 教徒;另有數位來自北歐諸國,從事國防、外交與國家安全方面的研究。由於貴格會的教友們已有非暴力行動的訓練,所以林哲夫邀請他們擔任年七月在多倫多即將舉辦的首屆台灣  URM 高級班的講師,獲得其中四位的首肯。

1990年的台灣  URM 訓練營初級班與中級班皆在台灣舉行,但首度成立的高級班則在多倫多開設。林哲夫特別在  URM 高級班的課程裡加入四天的非暴力行動訓練,由貴格會的講師們輪流教授。結果來自台灣的鄭國忠牧師與林宗正牧師等學員皆認為這198招的公民防衛術非常實際,建議林哲夫趕快將之引入台灣。

林哲夫因此再度邀請夏普博士到台灣, 但夏普博士依然分身乏術。1991年六月,林哲夫趁赴德國參加歐洲台灣同鄉會之便,繞道奧地利、挪威與瑞典,拜會在非暴力制裁會議上結識的幾位會友。

這次的拜會開啟了他的眼界,引出了許多深思。他訪問挪威時,見到在非暴力制裁會議上擔任講員的  Dr. Johan Holst先擔任挪威外交研究所所長的  Dr. Holst 其時轉任挪威國防部長。他在接見林哲夫時,說:「瑞典已將非暴力制裁納入國家安全體系之一,稱為非暴力國防。」

林哲夫深思良久,不太瞭解何以非暴力制裁能轉型為非暴力國防?他接著前往瑞典,拜會另一位擔任瑞典國家非暴力抵抗署長的學員。這位學員印證了非暴力制裁確可轉型為非暴力國防的說法,大大增廣了林哲夫的見識。

如此到了1994年夏天的某日,林哲夫接到夏普博士的電話,聽得他說:「Albert,我年底可以到台灣了。」不禁大為興奮。

他連忙通知台灣  URM 的同工,共同為吉恩夏普博士安排一個非常密集的行程。結果在1990年年底,夏普博士抵達台灣後,在短短兩星期裡,接連在台北、台中與高雄作十場的公開演講,並在國防部戰爭學院作一場非公開演講、在立法院進行一場「非武裝國防」公聽會。他的演講場場爆滿,到之處,皆形成風潮。

夏普博士離台前,對林哲夫說:「全球實踐我的理論最成功的國家就是立陶宛。你要設法邀請立陶宛群眾運動的領袖巴特凱維丘斯醫師  (Dr. Audrius Butkevicius) 到台灣訪問。」
巴特凱維丘斯醫師(Dr.Audrius Butkevicius)
林哲夫自然想邀請巴特凱維丘斯醫師到台灣演講。因為立陶宛人民勇敢的對抗蘇聯強權,成功地爭取到主權獨立,正是無數台灣人民心目中嚮往的目標。但以一個物理教授,他如何接觸立陶宛的群眾運動領袖?

正苦思之際,沒料五個月後,一通來自台北的電話改變了林哲夫的職業生涯,也讓林哲夫邀請巴特凱維丘斯醫師到台灣訪問的構想成真。

1995年五月,民進黨立委洪奇昌打電話給在加拿大的林哲夫,要他登記參加民進黨海外不分區僑選立委的初選。林哲夫接到這電話,時,正忙著給學生考期末考,亦正在密集籌劃六月將在多倫多召開的公民防衛術(CBD)國際會議。畢生不曾有過政治生涯規劃的他起初感到突兀,但後來還是抽空完成登記。

結果,他成為民進黨僑選立委候選人第二名。該年十二月,台灣立委選舉揭曉,依民進黨的得票率,他當選為台灣第三屆僑選立委。

過去三十多年,他曾殷殷期盼能回台服務,卻因名列黑名單而歸鄉不得,如今能堂堂正正返回台灣,又可做更多影響當地社會的事,胡不歸?於是,他放棄加拿大的國籍,辭去大學教授的職務,拎著簡單的行囊,直奔故鄉。然後,他在199621日宣誓就任中華民國立法委員。

他加入立法院的外交及國防委員會負責審查外交、國防、僑務與退除役官兵委員會的預算和議案。1996年秋,他獲悉立法院長王金平將率團到波羅的海三小國作經貿訪問,便爭取參加。十一月,一行人抵達立陶宛後,他立刻與巴特凱維丘斯醫師聯絡。

巴特凱維丘斯博士其時任立陶宛的國會議員。原本是位精神科醫師他因對立陶宛的前途滿懷使命感,乃轉而從事群眾運動。林哲夫與之一見如故,不僅當面邀請他台灣訪問,並取得其著作《立陶宛的非暴力抗爭––和平解放的故事》的中文翻譯權。

1997月,巴特凱維丘斯醫師已轉任立陶宛國防部長,以國防部長身分正式訪問台灣。在台期間,他除了發表〈論小國之防衛策略〉的論文,並推出由林哲夫翻譯的《立陶宛的非暴力抗爭––和平解放的故事》的中文版

一時,台灣媒體紛紛報導立陶宛人民在1989年八月成功地對抗蘇聯並獲得國家獨立的事實無形中,人民以手牽手達六百公里、以和平唱歌的方式對抗強權、爭取主權的畫面注入許多台灣人的心坎。

任職立委三年期間,林哲夫始終低調認真地藉審核議案實際瞭解台灣軍事與國防的情況。他經常思索如何在台灣推行「非暴力制裁」與「非武裝國防」,使群眾性防衛成為國家安全體系的一環。 當時與他同在外交及國防委員會的尚有昔日在加拿大的戰友蔡明憲立委。

1999年,林哲夫立委任期屆滿,改任立委戴振耀與鄭國忠的不支薪助理,繼續領導台灣URM的志工,以非暴力的模式,進行各種抗爭。2000年三月,台灣人民首度以選票推倒獨裁長達半世紀的國民黨政權。髯鬚已白的林哲夫目睹台灣人民首度當家作主,感動得老淚縱橫,久久不能自己。
2004228手牽手護台灣照片取自 www.taahouston.org
四年後,另一幕發揮人民力量的情景更令終生難忘2004228日,在台灣總統大選的前三星期,上百萬台灣人民自動自發站出來,手牽手,從台灣頭牽到台灣尾,共同守護台灣。這豈不正是立陶宛等波羅的海三小國的人民在19898月牽手和平唱歌爭取獨立的翻版!身在其中的林哲夫見證這光景,不禁再度感動得淚水直流。

4

2016年正月,林哲夫出席在台北舉行的世界台灣同鄉會,與許多老朋友重逢。八十五歲的他一絡長鬍白得耀眼,然面帶紅光,神采依舊奕奕。

林哲夫伉儷
問他是否繼續引進新思潮、推動新運動?他不假思索地回答:「當然。我們現在除了URM與非暴力制裁,又增加了中性第三者(3rd Party Neutral )開放空間學 (Open Space Technology),合起來是四劑促進台灣成為公義和諧社會的良藥。」

他解釋說,早在1993年,曾為減少台灣人組織間的內耗,到多倫多大學修習衝突管理學。他亦到美國紐澤西,向普林斯頓大學衝突管理學教授Dr. John Savage請益,並安排Dr. Savage1994年夏天到台南神學院開一門有關衝突管理的密集課程。

他回台後的這十多年,目睹藍綠的惡鬥與民進黨的挫敗,深感在國內推廣衝突管理學與組織再造學的重要。因此,他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們切磋琢磨,咸認現代管理學的「中性第三者(3rd Party Neutral ) 」與「開放空間學 (Open Space Technology,簡稱OST)」將對促進社會的和諧與再生有很大的助益。

「無論社會、教會或組織,都和人一樣,有生長、成熟、衰頹與死亡的生命週期。」林哲夫教授說:「欲使之生生不息,必須視其發展,適時予以改造。中性第三者是衝突管理學的一種,目標在營造一個和諧的社會。開放空間學則由管理學大師Larry Peterson 的組織再造論衍生,也就是聚集組織內部的人,針對組織與議題,提出討論,消弭歧見,讓成員對組織更具向心力。」

                          他接著說,這些年,長榮大學衝突研究所一直在教導與推廣「中性第三者」,希望減少社會及團體的內耗。所長陳校賢博士即是位在加拿大拿學位的組織學與衝突管理學專家。「開放空間學」則是目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牧師們必修的課程,由總會助理總幹事林芳仲牧師負責籌劃。
林哲夫伉儷與台灣非暴力行動同工們合影。由左至右:陳浩德牧師、林哲夫教授、林太太郭哲欽、鄭國忠牧師與林芳仲牧師。
「所以,城鄉事工(URM)、非暴力制裁(CBD) 、中性第三者與開放空間學是台灣領導者必須研習的四道課程,我們正努力地將這些新思維推廣到許多組織與社團,進而影響社會。縱使很多時候收不到立竿見影之效,但只要繼續播種,辛勤澆溉,終有紮根、結果的一天。」他又說。

「這些年,我親眼目睹台灣社會正的轉變。我對台灣充滿信心,也寄予期望。」他說這些話時,目光炯炯,臉上的紅光映著雪白的長鬍,讓人感到像一盞不滅的燈,始終散發著熱能。
他是一個不斷引進新思潮到台灣的先驅者,也是台灣非暴力運動者的精神導師。(End)

. 由左至右:林哲夫教授、蔡丁貴教授、蔡丁貴教授夫人、鄭國忠牧師、郭哲欽、作者、郭惠二教授(郭哲欽之弟)與林媽利醫師(郭惠二教授夫人) 2010合影於台北228 紀念公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