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7日 星期一

心理治療家葉李麗貞的故事(上)

2015年,葉李麗貞攝於美國華府台美長老教會

人生若夢

─心理治療家葉李麗貞的故事()
楊遠薰
葉李麗貞是五十年代台灣極少數到美國進修的女留學生之一。她於1956年到波士頓研習護理,其時的一些見聞對她日後產生許多無形的影響。

1964年,她二度到美國,扮演賢妻良母的角色,協助夫婿葉國勢從事台灣獨立運動,對「四二四刺蔣事件」的救援工作貢獻良多。

四十歲那年,她重返學校,為開啟第二職場生涯敲門。經過十年努力,在獲得心理治療師執照後,她發揮潛能,表現十分亮麗,直到逾八十歲,猶是經常應邀到處演講同時指導多名實習生的心理治療師。

回顧這一生,葉李麗貞說:「人生若夢。我走過坦途,也越過低谷,經歷許多不同階段,發覺每個情境都有不同的美。只要心中有愛,持續懷謙卑之心服務他人,人生便會越來越豁達,也越活得有意義。

轉折的年代

「我是一個生長在時代邊緣的人。」葉李麗貞說:「小學時接受日本教育,初中時逢戰爭,然後就變成中國的年代。我的中文靠自習,英文靠聽收音機、跟趙麗蓮博士學習,一輩子都在學習與摸索中。」

 「對現代年輕人來說,我過去的一些經歷聽來不太可思議,但這些都是活生生的事實。」她又說:「這些經歷讓我自年輕時就體認到:台灣人若要活得有尊嚴,一定要國家獨立,自己能作主。」

她接著談起青少年時發生的往事。她說,1947年,她十五歲,在台北唸書,父親在基隆擁有礦山,開採煤礦。二二八事件發生後,台北不平靜,她父親派人到台北,接她與母親回基隆。

他們搭乘黃包車回家。 一路上,很多人攔車,要修理「阿山仔」。為她們帶路的人不斷地朝路邊喊:「這是田寮港李頭家的家眷,是好人,請讓過!」

抵達家門,她發現妹妹的小學老師已經躲到她家裡。他是位外省人,覺得藏匿在她家比較安全。

那時,她父親是基隆市推選出來的「二二八處理委員會」委員,數日後出發到台北公會堂開會。然而車子一出八堵山洞,就被專程自台北趕來通告的公司職員攔住。那人說:「頭家,頭家,公會堂去不得,台北已經開始抓人了,趕快逃!」

她父親探聽情形後,很警覺地往山區方向逃,同時派人通知家人趕快躲藏。她們一時也不知該躲到何處。這時,為他們煮飯的歐巴桑住在她家隔壁的一棟日本宿舍裡,連忙把她母親、她與兩個妹妹全都藏在她家塌塌米與地面之間的隔層。

「直到現在,我都還記得那股霉味。」葉李麗貞說:「沒多久,荷著長槍和刺刀的軍人就來了。摒息躲在塌塌米下的我們都聽得到他們在上面耀武揚威的走動聲、翻攪聲與吆喝聲。」

她們在陰暗的隔層藏了兩天,覺得必須另謀出路。這時,有位善心的親戚安排她母親住進基隆傳染病隔離醫院,她和大妹佯裝成看護,也住進醫院。小妹則被送到鄉下,直到時局平靜後,才接回家。

「父親因為名列黑名單,不敢回家。」葉李麗貞說:「我們找人去交涉,對方開出的條件是要我們送兩大布袋裝得滿滿的鈔票到基隆碼頭。當時要找人背兩大袋裝滿鈔票的布袋到基隆碼頭都很困難,因為大家都害怕背鈔票到碼頭,布袋一卸下,尚未轉身,就被人槍斃掉。」

「幸好送鈔票的人平安歸來,父親也回到家,大家慶幸生還,這就是生活在沒有法治社會裡的人的悲哀。」她感嘆道。

時局平靜後,葉李麗貞回台北,就讀第一屆台北護理學校。畢業後,成績優異的她獲得「聯合國基金會」獎學金,於1956年秋到美國深造。其時,她的美國老師因她是基督徒,為她取了個聖經上賢德婦人路得(Ruth的英文名字。此後,大家都稱她為 Ruth
葉李麗貞於2001年攝於德州休士頓
Ruth在波士頓求學時,算是台灣女留學生的拓荒者。她雖有些孤單,卻覺眼界大開。那年聖誕節,學校放假,她搭火車到紐約找朋友,希望一睹世界第一大城的風光。

「到了紐約,」她說:「一群台灣留學生正好在籌組East Coast Formosan Club,朋友帶我去參加籌備會議與成立大會。我當時見許多台灣學生在一起講台灣話,覺得很親切,接著聽他們談台灣獨立的議題,感到shock(驚訝)。會後,大家一起逛紐約市,又覺得很開心。」

回波士頓後,她繼續研習護理,也參加國際學舍的活動。在國際學舍裡,她認識一些韓國學生。韓國人對她說:「台灣和韓國從前都是日本的殖民地,但韓國在戰後獨立了,台灣為什麼不獨立?」

她心裡暗想:「是啊,台灣為什麼不獨立?假如台灣人能當家做主,不必經歷改朝換代的痛苦,該多好!」

在波士頓唸了一年又一個夏天,葉李麗貞於1957年秋回到台灣。她不對別人提她對政治的看法,包括自己的父母,因為怕他們操心。但只有一個人例外,那就是後來交往的葉國勢。

她隨即應聘到甫成立的台南護校教書,住在學校的教員宿舍。當時有位朋友的弟弟也從台北南下,在成大唸書。他常邀幾個同學到她那兒串門子。他們的年紀大都小她五歲左右,稱她為「李姐」。

「那時,有位瘦瘦高高的男孩每次都跟朋友的弟弟一起來。」Ruth說:「他長得斯斯文文的,不多話。我覺得他不錯,就把他介紹給學校的一位助教。可是每次去看電影,這男孩都買三張票,有些莫名其妙。」

     暑假一到,Ruth回台北。有一天,這位家住在台南縣白河鄉的男孩到台北找同學,一起結伴到她家玩。他們離去後,Ruth的母親對她說:「這男孩對妳有意思。」

            「怎麼可能?」Ruth心想:「他比我小五歲!」那時的社會尚沒有現在所謂的姐弟戀。
            不久,她收到他的信,讀後都為之愣住。這是一封求婚信,信上說:「我已經為了這件事(求婚),向妳信仰的上帝禱告了好幾個月。」

    其時的葉國勢在成功大學就讀電機系四年級。「他完全沒有事業基礎,沒有社會地位,也沒有錢,還又比我年輕五歲,怎可能當我的結婚對象?」Ruth如此想著。

            然而做事細膩的她也沒有直接回絕,只是委婉轉地對他說:「我和其他女孩一樣,希望找一個比自己強的男人,可以撒撒嬌。」

            「我們不妨試試看。」葉國勢如此回答。就這樣,兩人交往了一年,終於步上結婚禮堂。
葉國勢與葉李麗貞合影於九十年代

四二四事件的往事

         葉國勢於1963年秋到美國的佛羅里達大學(University of Florida)深造。十個月後,葉李麗貞帶著一對稚齡的兒女,以醫護人員的應聘身份到美國,與丈夫團聚。

          1965年,葉國勢於獲得佛大電機工程碩士,在紐約市找到工作。由於紐約房租貴,他們一家乃住到隔著哈德遜河與紐約市對望的紐澤西州,安頓在紐渥克(Newark) 市東北的科爾尼(Kearny)鎮。

         葉國勢積極向上,白天搭火車過哈得遜河,到紐約市區上班;晚上趕回澤西,到座落在紐渥克市內的紐澤西理工大學,攻讀電機博士學位。不久,他們在科爾尼鎮的栗子(Chestnut)街買了棟可供兩個家庭住的兩層樓房子,自己住樓下,樓上分租給別人。

          在當時大多數台灣人都還是留學生的年代,葉國勢有家有屋,Ruth又善於招呼,時常邀請其他留學生到家裡吃飯,所以葉家經常高朋座滿,熱鬧滾滾。大夥人在一起,話題總離不開台灣的政治。談起台灣的時局,個個義憤填膺。Ruth因為1956年在紐約接觸過台獨的言論,所以亦與他們持相同的理念。

          隨後,張燦鍙一家也搬到紐澤西,租他們的樓上居住,科爾尼栗子街的這棟房子竟因此成為籌組「世界台獨聯盟(WUFI)」的總部。Ruth到鎮上的郵局租了個信箱。此後,這個「Kearny, NJ」的信箱成了美國台獨聯盟與《台獨月刊》對外聯絡的地址。

         「那時,無論寄發宣傳文件或製作傳單、標語,都在我們家的地下室進行。」Ruth說:「鄭紹良與洪哲勝接著也到美東,為獨盟工作。他們起初住我家,後來搬到附近的公寓。看到這些人為了理念,把學業、事業擱一邊,我心裡很感動。」

           六、七十年代,紐約是風雲際會的第一大城,台灣留學生在美國各地學成後,都紛紛到紐約找工作。初抵紐約,人生地疏,苦無棲身之處。葉國勢等人有見於此,乃在曼哈坦的百老匯與九十幾街的交接處租下兩間公寓,提供給有需要的台灣鄉親居住。

           他們隨後更進一步地在百老匯與一二二街的交會處合購一棟古舊的樓宇,取名「台灣樓」,將其中的兩個單位租給台灣同鄉會,作為辦公與聚會處,此乃紐約台灣會館早年的雛形。

            1969年,葉國勢出任East Coast Formosan Club (稍後改名為紐約台灣同鄉會) 會長。當時的有志之士以整合各地獨運為要務,所以全球性台灣獨立聯盟籌備會議於1969920日在紐約舉行。接著,「世界台灣獨立聯盟」於1970年元月一日在紐約成立。當時,張燦鍙、蔡同榮與葉國勢等人都是創盟的人士之一。

           1970年春末,獨盟的人獲悉台灣獨裁者蔣介石的接班人、時為行政院副院長的蔣經國將於四月到美國訪問十天,便策劃示威。他們希望藉國際媒體的報導,表達台灣人爭取自決與自由的心聲。

           419日,蔣經國抵達美國華府的前夕,葉國勢等一群人在華府北郊銀泉市的黃醫師家會合,然後在20日前往華府示威,接著趕回紐約,計劃在蔣經國抵達紐約時,繼續示威。

       「424日那天,天飄著雨。」Ruth回憶道:「我和一些朋友到紐約曼哈坦的布拉薩旅館(Plaza Hotel)前示威。我們舉著牌子 ,繞著圈子走著走著。忽然間,我聽到『碰!』地一聲,當時還不明白是槍聲,後來才知道發生了天大地大的『刺蔣事件』。」

1970424日,黃文雄被捕時的新聞照片,取自新聞資料

         這就是當時在海外掀起極大震撼的「四 二四刺蔣事件」。行刺的黃文雄與其妹夫鄭自財兩人當場被捕,救援活動立刻在台灣人間展開。當時保釋兩人出獄的保釋金共需二十萬美金,這在大多數台灣人都還是窮學生的年代,簡直是一筆天文大數字。


         無論如何,紐約台灣同鄉會長葉國勢等人很快地成立一個救援黃、鄭的基金會。Ruth到銀行為該基金會開設一個專戶,接受各地的捐款。

       「那時,捐款的信函如雪片般飛來。」Ruth說:「寄來的款額有十元、二十元, 也 有一元、五元。留學生們的經濟能力很薄弱,但大家想要幫忙的那種熱情很令人感動。」

         但鄉親們的捐款畢竟不夠,他們必須另想辦法。結果,有人拿出股票,更有人拿出自己的房子抵押。其時抵押自己房子的除了紐澤西的黃呈嘉與沈雲夫婦外,另一戶就是葉國勢與葉李麗貞夫婦。

        總算眾志成河,他們籌足了款額,將黃文雄與鄭自財保釋出來。1971年七月,在法院即將宣佈黃、鄭兩人判刑的前夕,葉國勢夫婦開車到密西根安那堡(Ann Arbor),探視自台灣脫逃、甫經瑞典抵達美國的彭明敏教授。

        就在密西根,他們竟接到黃呈嘉的電話,告知黃、鄭兩人已經棄保而逃,不禁大吃一驚。他們連忙徹夜開車趕回紐澤西,收拾殘局,當時心想:二十萬保釋金一定會被沒收,但不知自己住的房子是否會立刻會被查封?

        後來,經過一位美國朋友的幫忙,他們獲悉法院尚未登記保釋的房子,於是將房子廉價出售。然後,他們搬到德州的休士頓,另起爐灶。

        提起這段往事,葉李麗貞笑著說:「後來有人建議我們把栗子街的那棟房子買回來, 說那是『世界台獨聯盟』的發源地呢。」(待續)

心理治療家葉李麗貞的故事(下)

葉李麗貞攝於20154

人生若夢

─心理治療家葉李麗貞的故事()
楊遠薰
波浪起伏的人生

    葉國勢很快地在休士頓找到工程師的工作,安頓一家的生活。但他在紐澤西理工大學修研多年的博士學位,卻因匆匆離去,無法提繳最後的博士論文,而與之擦肩而過。

             葉李麗貞到德州後,為幫助家計,晚上到醫院當護士。但是她更大的心願是當一名婚姻與家庭治療師(Marriage and Family Therapist),於是重返學校,到附近的大學修習學位。結果一唸就是十年,直到五十歲,才拿到治療師的執照。

    她解釋說:「一般碩士只需修三十幾個學分,但要當一名婚姻與家庭治療師,必須修滿七十二個學分,再實習一年,累積三千小時的個案經驗,才能考執照。我起步晚,但不氣餒,一步步紮實地走下來。」

            事實上,那十年於他們家來說,是個多變化的歲月。初到休士頓的那些年,他們發展得很順利。夫妻倆都工作,又辛勤持家,每存一些錢,便投資買房產,如此陸續買了好幾間屋子。

    「後來,公司派國勢到南韓。」Ruth說:「我也跟著他到韓國生活三年。1980年回休士頓後,國勢決定辭掉公司職務,自行創業。他一直很希望有自己的事業,我就由他去。」

葉國勢作衛星天線的生意,第一年就賺到一些錢,很是興奮。不料到了第二年,石化業全面崩盤,休士頓衰頹得像座死城。商店一間間地關門,葉國勢收不到客戶的錢,撐得很辛苦。

「到了第三年,」Ruth說:「實在撐不下去了,只好宣告破產。多年積蓄化為烏有,房子也全沒了,奮鬥半生,一切回歸於零。」

宣告破產時,休士頓的景氣十分蕭條,葉國勢找不到工作。為了生活,他們搬到達拉斯(Dallas)。

「初抵達拉斯,經濟情況很困窘。」Ruth說:「但上帝也沒讓我們欠缺,一對子女成長得很好,夫妻倆皆有生活能力,互相扶持,所以能夠坦然面對現實,重新出發。」

那時的Ruth已經獲得婚姻與家庭治療師的執照,卻苦無發展的機會。為了生計,她到一家精神病院當夜班護士。

醫院裡,有些病人情緒不穩定,半夜睡不著,吵吵鬧鬧。她對情緒不安的病人說:「不要吵,我陪你講話。」於是她以心理治療的方式,和病人對談。談了一陣子後,病人逐漸安靜,就睡著了。

一個月後,值班的醫師開始問:「為什麼這個月的晚上都沒有人打電話來,要開安眠藥?是哪個護士在值班?」院方說:「來了一個亞裔的護士。」因此,醫師找她去談話。相談之下,方知道她受過完整的心理治療訓練,乃讓她在醫院兼做心理治療的工作。

然而她需要更多表現的機會,才能爭取到個案。萬事起頭難,尤其身為外國移民的中年東方女性,委實困難重重。可是Ruth說:「我不能躲在家裡嘆氣,必須站起來,走出去。」
但如何走出去?Ruth 說:「要自己創造機會,表現給人家看啊。」

那陣子,她每天看報紙,尋找機會。有一天,她讀到一則越南青少年犯罪的新聞,就打電話到警察局,對辦案的警察說:「這些孩子們需要心理輔導,希望你們不要把他們送進監獄就了事。」然後她自我介紹,並表示願意提供免費的服務。

就這樣,她接下輔導觸犯法律的越南青少年案件。縱使她不懂越南話,他們也不會說英語,彼此靠畫圖溝通。但做了八個星期的團體治療後,她贏取這些孩子們 的信任,治療的成效非常好,媒體記者也因此來採訪她。

她接著舉辦「東西接觸」和「代溝」等座談,深受社區的重視。諸如此般,她步步紮下根基與信譽。
2001年時的葉李麗貞

在達拉斯住了兩年,休士頓的景氣慢慢回甦,葉國勢原先服務的公司又請他回去工作。Ruth在達拉斯的個案一時無法結束,因此往後一年,她兩地跑,一個星期裡三天在達拉斯,四天在休士頓。

有了許多個案經驗後,Ruth1989年搬回休士頓後,即開了一家名為「Family Enrichment Center」的心理治療診所,提供專業性的輔導與諮商。爾後,她的診所發展得很快。

Ruth說,她工作的對象絕大多數是美國人。病人都喜歡她、信任她,因為她是真正用「心」在工作,她工作時從不覺得累,只有回到家,才會感到疲倦。

就這樣,正當兩人工作重上軌道之際,葉國勢突然發現得到第三期胃癌,治癒的希望很渺茫,全家人的心頭頓時籠上一層濃濃的陰影。

「幸好那時得到李雅彥醫師的幫助,」Ruth說:「國勢得以迅速進入安德遜治癌中心就醫。李雅彥醫師並且請了最好的醫師為國勢開刀。結果,國勢撿回了生命,但他的麻醉醫師與李雅彥醫師竟皆先他而去,真令人惋息。」,

手術之後,葉國勢竟告痊癒。此後十年,他十分珍惜親情,除以較多時間與子女交談、並主動照顧孫子外,還幫忙吸塵、清掃與作菜…等等。Ruth笑著說:「我們這年紀的台灣男人大都不做家事的。國勢從前不曾替兩個孩子換尿布,後來居然高興替孫子換尿布,雖然有時把尿布穿反了,但已經不簡單。」

這時,Ruth經手的個案接連不斷,並且獲得治療師督導員(supervisor)的資格,開始督導實習的治療師。所以在她的診所裡,時常有年輕的治療師跟她一起學習。

               自1990年起,Ruth在休士頓的地方報紙《台灣鄉訊》開闢「路得信箱」,以專家的觀點回答移民者的生活疑難,深受歡迎。1991年,北美洲台灣婦女會在《台灣公論報》開闢「婦女信箱」,主持人阿香便時常向Ruth請教。阿香說:「Ruth非常瞭解台美人的心境與問題,回答十分中肯,予人一點即醒的感覺。」
2015年四月,葉李麗貞與友人合影於華府由左至右:林佳惠鍾林瑛娟葉李麗貞與陳美麗

走過紛擾,邁向主流

在休士頓生活三十年,葉國勢夫婦始終活躍於休城台美人社區、社團與教會。

Ruth初中時就讀外籍傳教師創辦的淡水女學,接觸到基督教信仰,後來受洗為基督徒。葉國勢在她Ruth影響下,婚後亦信主。兩人搬到休士頓後,便與一些同信共組休城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長期服事教會。

此外,深具使命感的葉國勢於19771979年擔任全美台灣同鄉會會長,復於19821984年間擔任北美洲台灣基督教會會長,一本熱忱,服務鄉親與教會。

1992年,台灣已解嚴,但黑名單的禁令猶在。Ruth因為在台灣的父親病得非常嚴重,急欲回台探視,但屢次申請回台,卻得不到簽證。

她說:「出國三十年,因為名列黑名單,一直無法回台灣。我母親病危時,一再囑咐我不要回去。 她說她不要看我被捕下獄。不久,母親與婆婆相繼去逝,我與國勢在韓國,離台灣很近,卻也因為名列黑名單,無法回台奔喪,成為心頭的遺憾。」

所以在1992年,聽到父親病危,Ruth想到半生別離,不得見面,不久又將死別,心裡十分哀慟。那時眼見台灣政局有所改變,她便再試一次。這回居然獲准,驚喜之下,連忙購張機票,火速返台,期待能見父親最後一面。

誰料到了桃園機場,她立刻被扣押。她對警察說她有入台的簽證,但警方說那是誤發,要把她遣送回美。

Ruth說:「那時,睽違多年的家人都已到機場接我,但就是無法接我回家。我情急之下,拼命打電話,四處求援。總算,蔡同榮和葉菊蘭趕來,方把我保釋出去。我趕到父親病榻時,他已昏迷。我一直喊著他。他睜開眼,望著我,嘴角牽動一下,知道我回家了,就闔眼辭世。」

提起這段往事,葉李麗貞非常傷感,對國民黨政權的缺乏人道更深感痛心。然後,台灣的政治情勢繼續翻轉,休士頓的台灣人社區裡則發生兩件事,引起一些紛爭。

1993年,葉國勢任休士頓台灣同鄉會會長,在休城的台灣人活動中心舉辦台灣同鄉會年會。正當滿堂鄉親熱鬧進行晚宴之際,休士頓北美事務協調處長的楊進添突然到臨,當場掀起巨大風波。

有些同鄉為此指責葉國勢葉未照會理事,即擅自邀請國民黨政府官員與會。Ruth解釋說:「國勢並沒有邀請楊進添,是他自己買票來的。他既然來了,就是我們的客人,我們應當招呼他。」

至於楊處長是否事先通知葉國勢?Ruth說,她不知道,國勢不願多加解釋。但她後來意識到國勢已經逐漸認為台灣人不應該再逃避與台灣政府官員接觸。此事當時在休城鬧得沸沸揚揚,葉國勢因此受到許多指摘。

1994年,Ruth計劃製作一系列探討親子關係的錄音帶,以增進移民家庭的親子關係。她聯合休城多位婦女同鄉如葉錦如、吳美惠…等,以座談討論的方式進行錄音,製作台語與北京話發音的錄音帶。

當時因為需要製作經費,有人建議她向僑務委員會申請補助。她覺得這項節目對所有台灣移民皆有助益,向台灣政府申請贊助亦無不妥,因此依程序申請,結果獲准。這套名為「養兒育女」的錄音帶也因此順利完成。但Ruth隨後發現她亦付出代價,因為有些同鄉認為她向僑委會申請補助乃「失去原則」的作法。
 
    九十年代,Ruth與葉國勢皆感到台美人應走入主流,因此與一些熱心同鄉於1990年共創「休士頓台美公民協會(TACL, 1)」。葉國勢並於1994年出任休士頓台美公民協會會長,積極輔導台美人子弟服務美國社區。

                1999年,向來密切台灣時局的葉國勢眼見國民黨分裂,連宋分道揚鑣,台灣人有機會贏得2000年台灣總統大選,相當值得一搏。因此,他出面招募百人聯署,在休士頓成立「民進黨海外美南黨部」,全力支持民進黨總統候選人陳水扁。

                 該年十二月,葉國勢接受僑務委員會之聘,出任美南區僑務委員。數星期後,當台灣總統選戰如荼似火之際,葉國勢卻悄然在家辭世。

                  Ruth哀傷地說:「國勢去世前,沒有任何徵兆。那天下午三點多,我從辦公室打電話回家,還和他說了些話。五點多,我回到家,發現他坐在起居室的坐椅上,安詳長眠。我簡直無法接受這個事實!」

        結縭四十載,兩人一起走過人生的風風雨雨,始終互相扶持。怎料剎那間,老伴不告長別,讓Ruth無法相信,也難以自持。

               2000年五月二十日,葉李麗貞應邀回台,參加台灣總統就職大典。凝視台灣之子陳水扁宣誓為總統,葉李麗貞感動得熱淚直流,內心不斷激動地喊著:「國勢,國勢,我們打拼三十多年,總算等到今天,看到台灣人當家作主了!可惜,你竟無法活著親眼看到這一刻。」


步入豁達的人生

2015年,葉李麗貞()應邀至華府演講,與友人劉望郇合影。

        葉國勢去世後,向來堅強的葉李麗貞生了一場大病。康復後的她重新體認生命的意義,更加以謙卑的心服務他人。

               她一度擔任美南區僑務委員,以她的專長服務僑民。她說:「國民黨執政時,我們痛恨被歧視。民進黨執政後,我們當放寬胸襟,接納別人。舉凡認同台灣的人,都是我們服務的對象。」

             2012年,她想為台灣作點專業上的奉獻,便在診所開設Paraprofessional 訓練班,訓練一些來自台灣沒有正式治療師執照但有生命線、教會義工…等實際工作經驗的人,為期一個月,上課120小時,結果頗獲迴響,成效甚彰。

             為了接近兒孫,她曾搬到麻薩諸薩州,居住數年。她在麻州寫下並出版集多年專業經驗的心理輔導書。然後在孫子長大後,她搬到陽光燦爛的南加州,居住在有許多台灣鄉親的社區。

             Ruth說,台美人裡也有不少人有婚姻、家庭、親子或心緒上的問題,她願在最後有生之年,盡量服務自己的鄉親。也因此,她常應邀至各地的台美人社團演講。因為文化背景與語言相同,她講的話很容易聽眾的心坎,因此大受歡迎。每次演講後,都有不少人爭相與她傾談心事。

            所以儘管年逾八旬,葉李麗貞生活得充實且開朗。她的快樂來自內心,所以臉上時常流露安詳愉悅的笑容。她說,人生處境有圓有缺,然心懷感激,以愛心服務他人,就會獲得許多珍貴的親情與友情,也處處看到美景。所以她的人生越走越豁達, 也希望她的經驗能傳予更多鄉親,讓大家都有越來越達觀的人生。(End) 
前華府長樂會長林佳惠()與游宏仁醫師()2014年前往南加州探望葉李麗貞


2015年,葉李麗貞()與作者合影於華府台美基督長老教會。
 註1:「台美公民協會」全名Taiwanese American Citizen League,簡稱TA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