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9日 星期六

鄒族的人權軼史(3)

高英傑老師(右)與大姊高菊花合影於阿里山達邦村的老家。照片取自網路公共財。

鄒族的人權軼史(3)

—談高一生、湯守仁及其後代們的故事

楊遠薰

7

九十年代的一個夜晚 ,阿里山上的鄒族正熱烈地展開「戰祭」的慶祝活動。藝術生涯如日正當中的林懷民靜靜地坐在熊熊的營火邊,投神地凝視他所熱愛的鄒族舞蹈。

這時,有人走過去,朝他打招呼,自我介紹說他是高一生的兒子,然後和他敘談。那人說起當年林懷民的父親林金生與他的父親高一生如何如何的舊事,聽得林懷民十分錯愕。

許多年後,林懷民接受媒體的專訪,提及此事時說,他不清楚那晚是高一生的哪個兒子和他說話,但他確定不是高英輝神父。他接著追憶已故的高英輝神父,說:「我好愛他。()寬闊無私的胸襟,不會因為我是誰,而不做什麼,他從來沒有跟我講過一次,關於家族的過往。」(7)

畢竟,林懷民是個藝術家,後來亦以藝術的手法處理了這樁家族的恩怨。1997年,他率領「雲門舞集」推出一齣超大型的現代舞劇:《家族合唱》。劇裡,他從不同的家族觀點來詮釋台灣過去的歷史創傷,包括慘絕人寰的228事件…等。最後,在家族大合唱中,眾人化解對立,撫平傷痕,攜手迎向未來。

然後像懷著使命感般,「雲門舞集」的舞者步上世界上許多城市的舞台,一遍遍地舞出台灣的滄桑歷史,讓觀眾從曼妙的舞姿與精心設計的佈景中,揣摩著台灣的過去與未來。

進入千禧年,台灣的民主與人權又向前邁進一大步。2000年,貧農之子陳水扁贏得台灣總統大選,國民黨下台,民進黨執政,台灣首度政黨輪替,開啟了台灣邁入民主政治的新紀元。

陳水扁總統在2000年的就職演說中,提出「人權立國」的目標,期盼台灣日後能實現聯合國倡導的「兩公約」的人權主張。

什麼是「兩公約」?當時對大多數民眾來說,這確是個陌生的名詞。簡要地說,「兩公約」就是「公民與政治權力國際公約」與「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在前者的明文規定下,人民不分性別、種族、社會階級…,一律平等,皆享有宗教、結社、言論、參政的自由。

換句話說,在「兩公約」的前提下,台灣的原民地位與權益都還有提昇的空間。2005年,行政院明訂每年81日為「原住民日」。同年七月,原住民電視台成立。2007年,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原文會)及原住民電台成立。2009年,立法院三讀通過聯合國的「兩公約」國內法化。

高一生的兒女們在這期間都已各自成家,第三代們也陸續長大。高一生的兒子高英明娶了同案另一受難者汪清山的女兒為妻,生下三個標緻的女兒,其中兩位後來成為台灣新一代的熠熠明星。

高慧君出生於七十年代,早先在台中的Pub 駐唱,經人挖掘後,到台北謀發展。1997年,她與港星張學友對唱一曲〈你最珍貴〉,成為KTV點唱排行榜第一名,此後走紅歌壇。

她後來從影,獲得台灣金鐘獎最佳女主角獎;繼而當導演,拍攝過記錄片,為一多方位的藝人。

高慧君,照片取自網路公共財

妹妹高蕾雅小高慧君八歲,亦從在Pub駐唱起家,如今是台灣電視圈裡十分活躍的歌手、演員暨節目主持人。

不同於她們的表姑湯蘭花的年代,高家姊妹出道時,台灣的社會已相當多元,少數族裔普受尊重,電視台亦不侷限於老三台,所以高蕾雅先後得以在台灣的公共電視台、原住民電視台、客家電視台、大愛電視台與三立電視台主持節目。她經常以甜美的面容優雅的儀態出現,柔性地介紹阿里山的風情、鄒族的文化以及她的阿公高一生的音樂作品與生平事蹟…等等,深受觀眾的喜愛。

她並且在電視台開闢《鄒女在唱歌》的節目,與姊姊高慧君及部落的姊妹們定期在節目中表演歌舞,還推出版專輯。此外,她與阿公高一生一樣,有寫歌、作曲的天賦。她所創作的歌曲如《山頂的貝殼》、《給你》,都受到年輕人的歡迎。

人謂「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可一點都不誇張。如今活躍於台灣影歌圈的「鄒人」不少。除了〈一代佳人〉湯蘭花、高慧君、高蕾雅外,另一美艷女星田麗據說與高家也有一些親戚關係。她們來自家族的花容月貌與修長的身材,令人傾心愛慕

 

高蕾雅()與高慧君姊妹合影,照片取自網路公共財

8

年屆八旬的高英傑老師是台灣政治與社會改變的見證者。

他年少時,因為父親入獄、罹難,在充滿屈辱與心酸的情境中長大。成年後,他努力工作,賺錢養家,栽培弟妹,也撫育子女,希望能和常人般,過著安定與自由的生活。

他長期在嘉義縣的山區與平地小學擔任訓導主任暨音樂教師。暇時,與父親一樣,他喜愛彈鋼琴與讀些文史方面的書籍。

1987年,台灣解除戒嚴法,對他如釋重負,因為他從此可以過著不受監控的自由生活。

然後,隨著台灣日趨民主,他開始興起為父親高一生平反的目標。一旦有了明確的目標,他的人生也跟著積極起來。

首先,他與三弟在1994年共同推出《高一生紀念音樂專輯》,使父親寫的《春之佐保姬》逐漸成為家戶喻曉的歌曲。

其次,他接受學者與媒體們的採訪,口述他所知道的關於父親的一切。

同時,他擔任阿里山的志工導覽,熱心地對渴求知道真相的年輕人講解家族與鄒人的悲愴歷史。

然後,他孜孜筆耕,詳實地寫下一篇篇有關他的家族與鄒族的故事,讓世人得以窺探這個看似遺世而獨立的台灣少數族裔的高山生活與故事。

逐漸地,來自各地各界尤其是音樂、文史、藝術、學術方面的人士紛紛與他接觸,他的生活也因此更豐富與忙碌。

2003年,他自服務長達42年的教育界退休。此後除了在教會與社區從事音樂服事外,他花更多時間在寫作與為父親平反的工作上。

2005年,原住民音樂家李泰祥教授將高一生的《春之佐保姬》與《杜鵑山》改編成《春之歌》交響詩,於〈2005年歲末總統府音樂會〉中演出,使高一生的作品更臻至室內交響樂的境界。

2008年春,原住民的「原舞者」舞團首次以人的故事為主題,推出《杜鵑山的回憶—紀念鄒族高一生》的舞劇,舞出高一生的「田地和山野,都有我的魂守護著」的精神與感情。

那年四月,日本「高一生研究會」在奈良縣的天理大學舉辦「高一生誕辰 100 週年 紀念國際研討會」,不僅台灣文建會的王拓主委率團前往參加,就是高英傑老師也應邀在會中作專題演講

這些有意義的活動都讓高老師十分感動。他深信父親若地下有知,一定會無限欣慰

2011年,高老師更做了一項挑戰性的嚐試。他登上舞台, 與姪女高蕾雅及「原舞者」舞團一起在華山文創園區合演一齣《迴夢》的歌舞劇。劇中,他飾演高一生,高蕾雅則飾演高菊花,伯姪兩人淋漓盡致地唱出高一生家族的故事,成為他人生中一個難忘的經驗。

2013年,高英傑老師經家族的同意,將保存了六十年的56封高一生獄中家書捐給「台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該會的理事長陳俊宏博士後來轉任台灣國家人權博物館的館長,乃將翻譯與出版高一生獄中家書的工作列為國家人權博物館的方案之一。

高一生提到縣長林金生的匯款100元的家書。照片取自網路公共財

(中文翻譯):…謝謝妳們真心誠意,以下只是要點而已。 1、來這裡花費金錢告訴妳。 1910日縣長100 2919日家族寄錢200元。…)

早在整理父親的獄中家書時,高英傑即發現他的父親在入獄後不久,寫給二姊貴美的一封信裡提到「910日收到縣長林金生匯款100元」。為此,他感到迷惘與不安。

因為他曾數度公開說,父親下山後被捕的那個晚上,林金生縣長帶著一群官員上山,在達邦國小向眾人宣告他父親貪汙的罪名…等等。

他此刻開始想:或許不該怪罪林金生。他當時是嘉義縣長暨嘉義地區保安官,有他應盡的職責與工作上的為難,何況他還匯款給父親呢!但縱使如此想著,話都已說了,而他也沒機會見到林懷民林金生的其他子女,所以這分悵惘就一直擱在心底。

10

2016年,台灣三度政黨輪替。重返執政的民進黨再度將轉型正義列為施政要點。該 年原住民日(81),蔡英文總統特別代表中華民國政府,為原住民在歷史上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正式向原住民道歉。

當日,蔡總統並宣佈設置「總統府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簡稱原轉會)」,承諾日後將與各族代表協商後續的政策與方針。

這時期的高老師亦不停歇。2018年,筆耕不輟的他將他撰寫多年的文稿蒐集成冊,出版了《拉拉庫斯的回憶:我的父親高一生與那段歲月》一書。

高英傑老師的書《拉拉庫斯的回憶:我的父親高一生與那段歲月》

2019年,他總算有機會完成一件擱在心裡已久的事。

那年,林懷民在率領「雲門舞集」在國際各地公演46年後,宣佈退休。退休前,他舉辦一系列回顧展,最後一站就是11月底在台南的演出。就在赴台南之前,他搭高鐵,在嘉義站下車,為的是赴一位未曾謀面的人的約。

當他一步出車站,候在那裏的高英傑老師立刻迎了上去,熱情地接他到高家小坐。在高府,高老師拿出三份高一生手寫「910日 縣長100元」的家書影本,鄭重其事地交給林懷民,說他們一家人其實不怨怪林金生先生,他的母親也交代過,如有機會,要向林縣長致意。

其時,林縣長已過世。但誠如林懷民的舞劇《家族合唱》中的描述,兩個家族的後代跨越歷史的創傷,化解心頭的遺憾,誠摯和諧地話家常。他們談著高英輝神父,也聊起彼此家族的狀況,為這樁糾葛不清的家族恩怨劃下美好的句點。

(2020)年四月,台灣國家人權博物館出版高一生獄中家書》,並於五月在台北舉行新書發表會。629日,美國華府台灣同鄉會與台灣人權博物館連線,共同舉辦「高一生獄中家書視訊座談會」。

 


2020年出版的《高一生獄中家書》

當日,高英傑老師特地從嘉義趕到台北,與國家人權博物館的陳俊宏館長一起接受我們華府方面的訪談


有幸在會中擔任主持人的我趁機向高老師提問說,高一生家族的故事具備一部好劇本所需要的各種條件,包括有愛、有恨有衝突、有懸疑,還有轉折的時代背景與美麗的人物,不知高老師有否考慮請人好好寫一部劇本,拍一部足以角逐國際大獎的電影?

這時,但見高老師神采奕奕地回答:「有喔,有喔,有人正在談呢!」

啊,多麼可愛的答案!多麼期待不久的將來能看到有這麼一部絕佳的電影問世。

一般來說,社會安定、生活富足之後,人們就期待有細緻的文化與精湛的藝術出現。電影集所有藝術之大成,也最具宣導與啟發之作用。倘有一天,台灣能拍出一部勇奪奧斯卡金像獎的電影,片中既有鄒族的恩怨情仇及愛與希望的故事,也有台灣民主、人權進步的時代背景,且有明媚的阿里山風光、美麗如水的阿里山姑娘,讓世人都因該片看到台灣的美麗,那該多麼令人驕傲!

2020年仲夏,武漢肺炎肆虐,居家避疫期間,因接觸到鄒族一連串的故事,覺得很有意義,也引發許多聯想,故特別整理,與大家分享。(End)

*****

(7) 取自《報導者》報導:【跨越半世紀的家族對話】林懷民:從緘默的歷史中探索家族記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