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戎寺的四面佛(楊遠薰攝影)
高棉的微笑
楊遠薰
柬埔寨的近代史有不少戰爭與動亂,常給人苦難的感覺。但人們一提起柬國的前身高棉(Khmer),就聯想起「高棉的微笑」或「微笑高棉」,究竟怎麼一回事?
原來十二世紀末,高棉出了一位名叫闍耶跋摩七世 (1181 – 1218) 的英明君王。他帶兵打仗,捍衛疆域,使高棉的國土涵蓋了百分之七十的中南半島。他篤信佛教,使高棉人的信仰由印度教轉為佛教。他在首都吳哥大舉建設,包括為他父親興建聖劍寺(Preah
Khan),為他母親興建塔普倫寺(Ta Prohm),也為他自己興建了巴戎寺(Bayon)。
紅色部分為十二世紀時的高棉疆土,地圖取自網路
巴戎寺座落在大吳哥城(Angkor Thom)的中央,由54座寶塔構成。每座寶塔的上端都有巨大的四面佛石雕,每座石雕的臉孔都是闍耶跋摩七世帶著慈祥的微笑的臉。因此,「微笑高棉」或「高棉的微笑」之名不脛而走。
以「高棉的微笑」著稱的巴戎寺(楊遠薰攝影)
吳哥是高棉王朝(802 – 1431)的首都,十五世紀時隨王朝的衰敗而沒落,最後竟被廢棄在叢林中,為世人所遺忘。幸好中國元朝有位名周達觀的文士,在1296年寫了一本《真臘風土記》,詳載其出使真臘(高棉)的見聞。此書在1819 年被譯成法文,引起法國人的注意,爾後遂有傳教士、生物學家與歷史學家們的陸續抵達該地,終於在十九世紀後期發現了這個被遺忘了數百年的古文明。
吳哥古蹟在二十世紀上半期被挖掘,但不幸在七十年代因紅色高棉的恐怖屠殺而中止。1992年,在柬國政局平穩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將吳哥古蹟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並請世界各國逐一認養、開發。
如今,吳哥出土的古蹟多達兩百多座,其中廣為人知的有三大遺址群。一為最負盛名也最宏偉華麗的皇城(Angkor Wat),此乃華人口中的小吳哥。二為包括巴戎寺在內的大吳哥城(Angkor Thom),此乃華人口中的大吳哥。三為高棉王國最早興建的羅洛士 (Rolus)遺址群,包括巴孔寺、羅雷寺等。
聞名全球的Angkor Wat(楊遠薰攝影)
也因此,到吳哥,最好買三日的古蹟參觀券。如此不僅可參觀上述的三處遺址群,也可參觀其他著名的古寺,如塔普倫寺、聖劍寺、塔高寺、喀拉凡宮、女皇宮、巴肯山…等。
到吳哥,需要好腳力。因為吳哥的古蹟都建得很高,階梯都很陡。遊客見到一層層的階梯,很自然地奮力往上爬。待氣喘噓噓地爬上頂端,四處張望一下,隨意走一走,就回頭步下階梯。如此看過一座又一座的古廟,爬過一層又一層的階梯,三天下來,真會體疲腿痠。
巴肯宮(Bakheng Temple) (楊遠薰攝影)
到吳哥,還得多準備兩天的往返行程。因為吳哥地處柬埔寨內陸的暹粒市,機場很小,一般遊客得搭飛機到柬國首都金邊,再自金邊搭約六小時的汽車,方抵暹粒,可謂路途迢遙。
然而縱使舟車勞頓、參觀古蹟又熱又累,到吳哥的遊客仍然絡繹不絕,其中尤以西方遊客最多。因為吳哥不僅具有異樣的風情,更富有謎樣的傳奇。
然而縱使舟車勞頓、參觀古蹟又熱又累,到吳哥的遊客仍然絡繹不絕,其中尤以西方遊客最多。因為吳哥不僅具有異樣的風情,更富有謎樣的傳奇。
別具風情的高塔寺(Ta Keo) (楊遠薰攝影)
面容滄桑的塔普倫寺即是吳哥的傳奇之一。塔普倫寺座落在大吳哥城的東邊,為闍耶跋摩七世在十二世紀末為其母興建的寺廟。其最大的特色是寺內修練千年的巨樹具有無比強韌的生命力,足以打破一般人認為「樹木易朽,石頭堅固」的觀念。
塔普倫寺(楊遠薰攝影)
遊客一走進塔普倫寺,看到盤雜交錯且碩壯無比的樹根幾乎壓垮建築的屋頂時,都不禁瞠目結舌。
塔普倫寺的樹根(楊遠薰攝影)
繼續走進去,目睹巨大的樹根或如八爪章魚般地牢牢黏貼在石壁上,或如巨蟒般地緊緊纏繞石砌的建築,或如巨獸般地吞噬整棟建築時,都會怵目驚心,感嘆這些樹的生命力何以如此旺盛,以致能摧殘建築的地步!
塔普倫寺裡粗如巨蟒般的樹根(楊遠薰攝影)
昔日,詩仙李白在《秋浦歌》中描述「白髮三千丈,緣愁似箇長」,在《贈汪淪》中形容「桃花潭水深千尺,未若汪倫贈我情」。真不知他若活到今日,要如何描寫塔普倫寺長達一、二層樓高的樹鬚?
塔普倫寺的巨樹根(許學加攝影)
好萊塢的製片家對失落的古文明亦懷高度的興趣。如《Indiana Jones 》第三集《the Last Crusade》在約旦的彼特拉 (Petra)開拍一般,2003年由美國美艷女星Angelina Jolie主演的《古墓奇兵(Tomb Raider)》選擇在吳哥的塔普倫寺拍攝,兩者都轟動一時。
就像 Indiana Jones一樣,《古墓奇兵》的女主角蘿拉亦有一個考古學家的爸爸,也為了解密,因緣際會到陰森神祕的古剎,發展出一連串驚險逃命的過程。由於《古》片非常叫座,連帶地為吳哥作了最好的宣傳,以致此後到吳哥的遊客川流不息。
樹根縫中露出一張菩薩的臉(楊遠薰攝影)
大吳哥城是吳哥古都最後的主城池,占地九平方公里。裡面除了以四面佛聞名的巴戎寺外,還有鬥象台、巴本宮、空中宮殿與十二生肖塔等古蹟。
大吳哥城的南城門(楊遠薰攝影)
其南城門為一高23公尺、刻著闍耶跋摩七世四面佛像的寶塔,亦是遊客必遊的景點。南城門外銜接一條跨越護城河又寬廣如大馬路的橋樑,橋的兩側各自豎立著54尊善神與惡神的半身石像,別具風格又顯氣派。
南城門橋上的善神 (楊遠薰攝影)
自南門進大吳哥城後,即是一片古木參天環繞的廣場。我們在午後進城.沿著一條紅褐色的泥土大道向前直走,不久抵達佛塔林立的巴戎寺。在巴戎寺的裡外盡情拍了許多「微笑高棉」的四面佛照片後,繼續朝北走,沿途同時悠閒地參觀一些古蹟,待走到北城門時,已近黃昏。接著,我們搭車前往皇家浴池,適逢夕陽西下,晚霞晚天,風光無限美好。
作者夫婦合影於大吳哥城
連續參觀三天的吳哥古蹟,真會看得眼花撩亂。但這畢竟是一個令人震撼的遊歷。我們在皇城看到吳哥的榮耀,在巴戎寺目睹高棉的微笑,也在塔普倫寺見到吳哥的荒蕪,這些都令人在心底湧起長長的嘆息。
很難想像在古早以前,在中南半島的鬱鬱蔥蔥的叢林裡,會有如此宏大的建築。也很難想像有過如此燦爛文化的人民竟對其歷史缺乏文字的記載,以致吳哥被世人所遺忘。
日升日落,滄海變桑田,地球依舊旋轉,人們繼續生活。但有些地方富庶,有些地方貧困;有些地區的人不斷求新求變,有些地區的人則停滯不前。吳哥,一個曾經擁有許多傳奇的古城,但願能在更好的人治下,獲得更多的榮耀與永遠的微笑!(End)
皇家浴池的落日餘暉(楊遠薰攝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