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13日 星期三

戀戀福爾摩莎(下)

韋傑里與陳美津合影於2014(楊遠薰攝影)


戀戀福爾摩莎()
人權工作者韋傑里博士的故事
楊遠薰

 4

回荷蘭後,他們住在國際法庭的所在地海牙(Hague)。韋傑里在政府機構上班,美津在家彙集資料、從事翻譯,幫助傑里繼續編寫《台灣公報》兩人繼續關懷台灣的人權與民主。

八十年代,台灣民主運動前仆後繼。前輩入獄,後輩繼續前進。《台灣公報》記載著各種爭取民主的史實,包括黃天福、陳水扁和李逸洋的「蓬萊島」案件,以及鄭南榕的自焚等等。

那時,周清玉在台灣辦《關懷》雜誌,報導台灣的政治犯與家屬的狀況。《台灣公報》與其聯絡,獲得不少人權消息。1983年,他們邀請時為國大代表的周清玉到荷蘭訪問,向荷蘭的國會議員及國際特赦組織的成員陳述台灣政治犯的情況,得到許多支持。

同時,荷蘭的國際特赦組織收養呂秀蓮與張俊宏為關懷的對象,寫了很多的信到台灣。後來,出獄後的呂秀蓮在訪問荷蘭時,向國際特赦組織的成員說,她雖沒直接收到國外寄給她的信箋與禮物,但輾轉聽到她有很多來自荷蘭的信,而且信件越多,她在獄中的待遇就越好。

為探望獄中的政治犯,韋傑里與陳美津分別在1984年與1986年訪台。1986年入境時,他們遭到警總的刁難,直到他們簽下「在台期間,不舉行記者會,不公開露面、演講與遊行」的同意書後,才得以入境。

時逢台灣的縣市長選舉,他們從北到南,觀察競選活動。最後一天,回到台北,他們到板橋參加台北縣長候選人尤清的造勢晚會。結果尤清從人群中看到個子高出別人一個頭的韋傑里,立刻透過麥克風向大家介紹說:「這位就是我們荷蘭來的朋友!」

現場立刻響起如雷般的掌聲,韋傑里盛情難卻,便向大家揮揮手,掌聲愈加熱烈。結果,這短短幾分鐘的露面,竟讓他成為警總黑名單上的人物。爾後長達七年,他幾度申請來台,都得不到簽證。

那些年,「邁向民主」像部大機器,在島上不停地滾動。《台灣公報》詳實地記載著這些劃時代的轉變。看到台灣解除黨禁與報禁,廢除萬年國代、刑法一百條,乃至戒嚴法,他們對台灣充滿了希望。

1993年三月,韋傑里總算拿到入台的簽證,趕緊與美津買機票回台灣。令他們興奮的是那次回台,昔日牽掛縈心的政治難友皆已出獄,倒是因為黑名單尚未解除,監獄裡多了一批自海外潛回台灣、自投羅網的獨派人士。

傑里與美津於是到土城看守所去探視張燦鍙、王康陸、李應元和郭倍宏等人。在獄中,他們見這些服刑人神色自若,談笑風生,與從前坐牢的人憂懼黯淡的神情迥然不同,不禁頗有「時代不同」的欣喜與感嘆。

那年的下半年,台灣所有的政治犯皆陸續出獄。「一個都不剩!」韋傑里開心地說,真不敢相信從事關懷台灣人權二十年,竟有如此令人欣慰的成果!

1994年初,陳美津興奮地告訴華府的友人一個好消息:傑里將調往華府工作,他們將搬回美國!然後,隨著他們的搬至華府,《台灣公報》的總部亦遷至華府。

九十年代,《台灣公報》的內容轉為注重台灣安全與提昇台灣國際地位,發行量亦越來越大。他們除了寄給美國國會議員外,亦寄給國際主要報刊雜誌、聯合國的各國代表、各地東亞研究的智庫以及海外台灣鄉親們。

由於《台灣公報》品質精美,內容豐富,頗受好評。然亦因發行量增加,無論財力或發行工作,均需同鄉的支援。於是往後五年,不少同鄉出錢,不少同鄉出力,形成一個充滿活力的工作團隊,使他們在華府的日子過得豐豐盈盈。直到2001年,韋傑里再度被調回荷蘭,他們才依依不捨地離去。

5

2000年三月,陳水扁當選台灣總統,民進黨首度執政。韋傑里夫婦和許多長期關心台灣民主的鄉親一樣,無比興奮。為了見證台灣政權的和平轉移,他們特地買了機票,飛回台灣,參加五月二十日的總統就職大典。

回憶當天的情況,韋傑里高興地說,總統就職大典後,他們與其他的海外人士一起到總統府,拜會總統。輪到他們與陳總統握手時,陳總統對他們說:「我知道你們為台灣所做的一切,真多謝。」

就這麼一句話,令他們覺得很溫馨。接著,他們在2001年搬回荷蘭,繼續以往在歐洲的生活,也持續發行《台灣公報》。民進黨執政八年,最令他倆欣喜的莫過於2007年時,他們應邀回台參加景美人權文化園區的揭幕式。

「那地方從前是關了無數政治犯的景美看守所。」韋傑里說:「經過大家不斷地努力,演變到台灣沒有政治犯,看守所成為人權文化園區,這是多麼令人驕傲的成就啊!」

他接著說:「但是民進黨執政後,台灣仍面臨許多嚴峻的挑戰。我們關心的議題也因此由過去的人權與民主轉為提昇台灣的國際地位與國家安全。2008年國民黨重掌政權後,我們尤其為台灣在經貿、文化等各面過度傾中而憂慮,因此在《台灣公報》上不斷地提醒與發聲。
2003年時的《台灣公報》


韋傑里在2005年時獲悉華府的台灣人公共事務協會(FAPA)需要生力軍,乃向服務的機構申請退休,然後偕美津自歐洲回美國,加入FAPA的工作團隊,全職為台灣的利益打拼。

FAPA是個由台裔美人組成的美國民間組織,經由國會議員、美國智庫等影響美國對台的政策。韋傑里的一大工作便是與美國參議院的議員與助理們時常保持聯繫,在有關台灣的重要議題上,請他們為台灣發聲。此外,他也經常參加華府各大智庫所舉辦的有關台灣議題的研討會,並與美國行政部門的相關官員進行良好的溝通。

FAPA總部每有特定活動如安排李登輝總統訪問華府、舉辦青年領袖訓練營…等等,韋傑里皆都全力參與。《台灣公報》則隨他的加入FAPA,而成為FAPA對外發行的刊物。這份韋傑里視同自己孩子的刊物如今已邁入第三十五年,仍在繼續成長中。

《台灣公報》成為FAPA刊物後,圖徽更改為 FAPAlogo

在生活上,韋傑里夫婦經常參加華府台灣同鄉的活動,每週日亦到華府台灣基督教會作禮拜。傑里甚至參加教會的聖歌隊,與隊友們一起吟唱台語詩歌,讚美上帝。

美津說:「初認識傑里的那些年,我常訝異傑里為什麼會那麼熱心地關心台灣的政治犯。他就對我說,因為他來自一個基督教的家庭,身為基督徒,就是要效法耶穌的精神,隨時幫助有所需要的人。我後來與他生活久了,發現他那種想要幫助別人的意念始終如一,不禁受到感動,也因此跟著信主。」


生命之河不斷向前流。韋傑里從一個志在當太空工程師的青年到一個無時不刻關心台灣的人權工作者,感到上帝的帶領實在奇妙。他對台灣現今的發展十分樂觀,也對島國的未來寄予許多期望。無論回首或前瞻,韋傑里覺得這片濃農的福爾摩莎戀情使他的人生更豐富,也使他的步伐始終走得堅實又有力。(End)

韋傑里博士2014年攝於華府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韋傑里夫婦與會友龔斐蓓、陳雪霞合影於2014年教會的靈修會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