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興國夫婦與加拿大前總理Paul Martin 合影於2002年台灣文化節
|
九十年代,台灣經濟空前繁榮,許多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紛紛帶著青少年的子女到溫哥華,讓孩子就學,形成所謂的「教育移民」潮。
眼見新移民快速增加,較早住在溫哥華的台灣人便開始思考如何聯繫新舊台僑的情誼,然後在1991年共同成立「台加文化協會」,簡稱「台加」。
台加文化協會成立後,經過熱心鄉親們一再的努力,年年都有顯著的成長,辦公室也因此一再遷徙,由最初的五百平方呎搬到一千三百平方呎,再搬到兩千八百平方呎的的地方。然後經過眾人的奔波與許多年的募款,終於在2000年時買下靠近機場的一個工業區的六間倉庫,整修其中兩間的樓上,成為台加文化協會的「家」。
|
2014年的台加文化中心外貌
「那種喜悅,真是筆墨難以形容。」廖純如說:「台加的成長實是眾人的力量促成,興國與我都只是其中一小份子,然因為長期擔任『台加』義工,我對『台加』有無法形容的情感,覺得自己與『台加』共成長。」
她說,「台加」成立之初,缺乏經費與人手,亦無會所。這時,她的補習班對面有間辦公室空出,她便自掏腰包將之租下,作為「台加」的辦公室,然後白天到辦公室當義工,晚上則整理「台加」的帳目。
「台加成立最初的三、四年,尚無電腦作業,每一本帳簿都是我以清晰的筆跡記下來,每一筆項目都有明確的交待。」純如說。
其時移民潮方興未艾,「台加」理事們見許多家長帶孩子們到溫哥華就學,平日無事,便成立「台加旅遊公司」,帶大家欣賞溫哥華的好山好水。他們以親切的態度和國、台語解說作號召,結果無論二日遊、一日遊或半日遊,皆滿額。
「每年十月,」施興國說:「溫哥華北邊的哈里遜(Harrison)河出海處,都有成群的鮭魚回流,蔚為奇觀。我們每次組團參觀,都是五、六輛遊覽車一起出發,熱鬧又有趣。」
不久,旅遊公司的盈餘就足以維持「台加」辦公室的基本開銷,理事們乃將「台加」遷至一個一千三百平方呎的辦公室,然後思索如何舉辦更多活動,以吸引更多的新移民參加。
基於辦補習班的經驗,廖純如瞭解新移民最關心的是子女的教育問題,所以她開始舉辦與申請大學有關的講座,同時介紹美、加的教育 制度。「結果每一場講座都爆滿,連走道、門口都站滿了人。」她笑著說。
不少新移民家庭因為父母對子女充滿期待,東西文化又有差異,經常發生親子衝突。「台加」於是舉辦一系列的家庭講座,如親子溝通、經驗分享…等等。廖純如在這些議題十分投入,也因此經常應邀到各社區分享、演講。
她說,溫哥華台僑社區的特色是台灣來的青少年特別多。許多媽媽帶著孩子住在這裡,爸爸在台灣賺錢養家,兩地飛來飛去。有些家庭因為父母具有台灣家長的權威觀念,孩子卻嚮往西方的自由,結果造成有些孩子把自己關在房裡生悶氣,有些情緒失控,導致言語衝突或肢體磨擦,還有些在外冶遊不歸、行為偏離、甚至吸毒犯罪,成為父母的夢魘。
她因此在「台加」策劃青少年身心輔導活動,協助開辦電腦、英文、作文等各種課業班,引導成長中的孩子朝正常的方向發展;同時亦成立希望線,提供諮商,讓孩子與父母都有傾吐苦悶的管道。
在從事這些輔導過程中,她發現家庭裡要有快樂的媽媽,才有快樂的孩子。所以她接著策劃舉辦各種婦女座談,包括經驗分享、自我成長、親子溝通…等等,結果獲得許多台加媽媽的支持。
她的投入與關懷逐漸贏得眾人的信任,「施媽媽」之名遂不逕而傳。她說:「我因為經常從事協調、策劃與諮詢、演講的工作,自身也跟著成長。我從一個內向害羞的人,變成一個經常手持麥克風、面對大眾侃侃而談的演講者,感到自己像一粒拙樸的石頭,因為不斷地琢磨,逐漸發亮起來。」
2000年台加青少年夏令營,眾人為施媽媽慶生。
協助成立「台加文化中心」
台加文化協會成立之初,向來熱心服務的施興國即被選為理事之一。他於1994年接任台加文化協會理事長。接任後不數日,即收到租金將上漲百分之五十的通知。
他說,大家本來就覺得原先的辦公室不夠用,便決定另覓新址。幾經尋覓,終在七十三街找到一個兩千八百平方呎的地方,比原先的大兩倍,馬上歡喜搬家。
喬遷之日,他特別舉辦一個盛大的茶會,邀請加拿大的政要和所有會員參加。當天,卑詩(British
Columbia,簡稱BC)省的議員普森﹝Burnie
Simpson﹞代表省長蒞臨致詞。普森議員說:「假如台加文化協會能夠募款興建一座台灣文化中心,卑詩省政府將贊助一百萬加幣。」
眾人一聽,大受鼓舞。此後數年,募款活動一波接一波地舉行。「1997年五月,我們舉辦第一次募款餐會。」施興國說:「一個晚上竟然募到一百三十萬加幣!那種熱情,非常令人感動。1998年五月,我們再接再厲的舉辦第二次募款餐會,也募到了六十萬加幣,順利達到預期的目標。」
有了錢,他們開始進行建館工作。但溫哥華地窄人稠,地價相當昂貴。
「這時方知要在地段良好、交通方便的地區,買塊我們能負擔的一畝地,實非易事。」興國接著說:「結果尋尋覓覓,一拖竟是兩年,有人開始質疑籌委會的人是否把錢污掉了?這種黑鍋實在背不起,每個人都感到心頭沉重。」
「最後在卑詩省議員范安德森(Van Anderson)的幫忙下,」他繼續說:「我們在2000年時以一百五十萬加幣,在靠近機場的一個工業區買下六間倉庫。然後花三十萬加幣整修其中兩間的樓上,完成第一階段的建館,這就是我們現在所擁有的『家』。身為籌委會委員,看到會館順利完工,真有如釋重負之感。」
2001年1月20日,溫哥華「台灣文化中心」正式開幕,嘉賓雲集,卑詩省長亦親臨致詞。數個月後,卑詩省政府果真遵守諾言,頒予十萬加幣的「社區精神計劃獎﹝Community
Spirit Grant﹞」,其餘視以後工程階段完成,再陸續發放。
「工程後來皆陸續完成。」施興國欣慰地說:「中心開幕以後,備受加拿大政府的重視。加拿大總理包馬丁(Paul
Martin)任聯邦政府財政部長時,都曾蒞臨參觀。衛生部長艾倫洛克(Allen Rock)亦曾是台灣文化中心的貴賓。此外,中心啟用之後,這一地區都熱絡起來,溫哥華市政府遂將這地區變更為商業區,可說天佑台加。整體說來,台加的成功,實是天時、地利加上人和。」
|
賞鳥外交
2003年二月,溫哥華台灣同鄉會熱鬧滾滾的年會上,在高潮的摸彩節目中,廖純如高中頭獎,摸到一張往返台灣的免費機票,笑得合不攏嘴。因為這張機票使她能隨施興國等人加入國際賞鳥專家的行列,一起到台灣觀賞野鳥。
何以一對忙碌的社區義工夫婦會成為逍遙的賞鳥人?施興國說:「其實主要是想為故鄉做點國民外交。」
他說,早在移民潮興盛那些年,為啟發同鄉的環保認知,「台加」總幹事林聖哲醫師舉辦一系列的生態知性之旅。當時參加的鄉親裡有位彰化籍的廖世卿老師,深具鳥類知識,「台加」便請他任理事,帶領大夥人到戶外賞鳥。
廖世卿老師於1994年因私事返回台灣。他在台灣數年期間,擔任台灣野鳥學會理事長。2002年,他重返溫哥華時,正好施興國第二度擔任台加文化協會理事長。兩人遂開始籌劃「台灣之美」的活動,希望藉介紹台灣鳥類活動,向加拿大主流社會宣揚台灣。
「為此,我們一方面向台灣的農委會申請資源,另方面向溫哥華的中央圖書館租借場地。」施興國說:「沒想到在洽商場地時,中央圖書館對這節目很感興趣,要求與我們合辦。正因為有中央圖書館的參與,第一屆台加鳥展吸引了很多加拿大的愛鳥人士前來觀賞。我們這才明白原來觀鳥是一項很好的國民外交,可以結交許多國際友人。」
基於這次鳥展的成功,他們隔年接著舉辦「台灣賞鳥行」。2003年三月,在廖世卿老師策劃下,台灣觀光局邀請加拿大環境部太平洋研究中心主任巴特勒(Robert
Butler)博士、溫哥華自然歷史協會野鳥組主席坎地多(Peter Candido)博士夫婦、卑詩省野鳥學會會長麥肯基(Hue Mackenzie夫婦以及加拿大綠色文化交流俱樂部會長林聖哲醫師等人到台灣觀賞野鳥。同行的團員尚有國際鳥盟亞洲副主席廖世卿夫婦與施興國夫婦等其他鳥友們。
「那是一次成果豐碩的賞鳥之旅。」廖純如說:「我們的足跡踏遍大肚溪、漢寶濕地、濁水溪口、彰化八卦山、日月潭、南投梅峰農場、盧山、玉山、阿里山、雲林古
坑、台南七股瀉湖與台北陽明山等地方。大家每天日出觀鳥,日落休息,晴雨無阻。八天裡,我們一共觀賞了台灣特有的黑面琵鷺、八色鳥、與帝雉等將近一百五十種鳥。所有外籍人士都是第一次到台灣,也才知道台灣原來是這麼一個美麗、安全與先進的國家。」
他們在台灣期間,同時拜會農委會、觀光局與新聞局等單位,達成雙方交流與合作的默契。2003年十月,廖世卿與巴特勒博士在溫哥華續辦第二屆「台加鳥展」,邀請台灣農委會副主委戴振耀前來參加。
鳥展之後,戴振耀副主委與卑詩省的西門菲莎(Simon Fraser)大學簽下學術合作計劃,共同從事鳥類遷徙與生態保育的研究。2004年二月,台、加兩國愛鳥人士共組「台灣國際賞鳥協會」,定期聚會。2005年,世界鳥盟在台灣台南舉辦「世界水鳥協會」年會。2007年,世界鳥盟復於台灣鹿港舉辦「世界海鳥保育研討會議」。
這些以鳥會友的成果皆令施興國夫婦感到興奮。廖純如因此覺得一個平凡的國民也可以為故鄉做些事,再次體會「一枝草一點露」的真諦。
|
蛻變的蝴蝶
歲月之河汨汨地流。溫哥華風光依舊旖旎,史坦利公園仍然青翠迷人,但時光流逝,九十年代移民溫哥華的小留學生們大多已學成離去,許多父母亦搬回台灣,形為所謂的「回流」。
奇妙的是雖然台加社區人口減少,台加文化中心依然生氣勃勃。走進座落二樓的會館,台加文化協會理事長廖純如笑臉迎客。
她領我們參觀整個中心,但見接待處、會客室、辦公室、圖書館、多元活動中心與廚房,一應俱全。每個地方皆精心佈置,每個角落皆一塵不染。從進門的原住民木刻與門神、櫥櫃上的台灣布袋戲偶、牆上掛的台加畫家名畫、到表演台前豎立的台灣達悟族大型雕刻…等等,在在顯示這是一個眾人精心耕耘、聯繫台灣移民與加拿大主流社會的文化中心。
|
畫家盧月鉛(左三)與北美洲台灣婦女會姐妹合影於台加文化中心藝廊她的畫作前
|
「台加社區誠然人口回流,」廖純如說:「但留在這裡的義工像建築的基石,仍默默支撐中心的活動。此外,不少在中心長大的青少年如今已成社會的中堅。他們同時是『台加』的有力支柱,所以『台加』依舊興盛。」
「而且,」她指著多元活動中心台上的表演用鋼琴說:「我們非常幸運地請到東寧書院的陳慧中擔任『台加』的執行長。慧中長期在溫哥華推廣台灣音樂,促進台加文化交流,眾所皆知,所以現在的台加文化中心可說絃歌不輟。」
|
台加文化中心執行長陳慧中
|
「我們也該慶幸當年眾鄉親集資買下『台加』這片房地。」稍後進來的施興國說:「現在這裡已成商業區,房價飆高,都已有建商與我們商量要改建成十層大樓呢!」
施興國老驥伏櫪,在2010年與2011年三度擔任台加文化協會理事長,現在則自栩為義工兼車伕,時常服務「台加」的訪客。
他說:「我有時回想起童年,覺得當年卑微如小草,幸得劉志芳老師的栽培,才有今日的發展。其實我並沒有如鄉人期待般,當官或賺大錢,但我有個美滿的家庭、滿筐的友誼、豐富的經歷,也贏得許多人的尊重,這些就是我的財富。」
猶記多年前,我曾拜訪過他們溫暖的家,於是問起他們孩子的近況。
純如回答:「華維(Margaret)獲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現為美國某一名校商學院副院長。華澤(Eric)是英國牛津大學的地理及環境學碩士,現任職加拿大傳播界。兩人都很有台灣心,帶給我們無限溫馨。我們的老屋樸拙如昔,然只要一家和樂,心情愉快,小屋便充滿春天。」
停了一下,她又說:「我當年在台灣,感到社會對政治犯與家屬很不公平,心情時常鬱卒。幸好出了國,興國引我參加許多有意義的活動,讓我走出陰霾,見到陽光。許多年後,二二八事件獲得平反,白色恐怖的政治犯家屬亦分到一點賠償金。我把它捐出來,成立一個紀念先父的『慈惠』教育基金,分別在加拿大與台灣兩地發放獎學金,乃是希望鼓勵年輕的朋友具有服務的熱誠,能一起營建一個和平且有愛心的社會。」
純如繼而比喻自己像隻「蛻變的蝴蝶」。她說,成長於白色恐怖陰影下,她曾像個孤寂的蛹,縮捲在無形的繭裡,好在婚後接觸到外面的世界,回復原本活潑的個性,更經由不斷參與社區活動,學到待人的圓融與處事的歷練,挖掘到前所未知的才能,方始舞出一個祥和的世界。
走出j溫哥華台灣文化中心,秋雨迷濛。抬頭一看,路旁的楓樹已轉黃,幾片枯葉隨風飄。我心想:一枝草一點露,這微微的風、濛濛的雨,不知滋潤了多少草木?一個人縱使從前困頓,憑著一道機會、一點雨露,亦能成長茁壯為社區的基石,興國與純如的故事何其耐人尋味!(End)
註:「台加文化協會」英文全名為Taiwanese
Canadian Cultural Society,簡稱TCCS或「台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